“王爷是聪明人。” 萧虎不慌不忙地展开西域商路图,上面详细标注着各地的商情与势力分布,“贵由只想利用您打压我,而我能给您实实在在的利益。况且......” 他压低声音,“忽必烈殿下对王爷的才能,可是十分赏识。只要王爷与我合作,在忽必烈殿下心中的地位必将更上一层楼。”
也速蒙哥陷入了沉思,心中不断权衡利弊。萧虎见状,又继续说道:“王爷,您与斡赤斤等人结盟,不过是被他们当枪使。他们只想着夺回自己的利益,何曾考虑过您的处境?而我,真心希望与王爷携手,共创大业。”
与此同时,萧虎对其他立场摇摆的贵族也展开攻势。他承诺给某些贵族减免汉地商税,让他们的子弟进入双符科学习,还暗中安排人与这些贵族的亲信接触,许以重金和官职,进一步拉拢人心。甚至将部分新军的驻地调整到这些贵族的领地附近,美其名曰 “拱卫藩王”,实则是在暗中施加压力,让他们不敢轻易与自己为敌。
贵由很快察觉到了萧虎的动作。他召来孛罗忽,将密报摔在地上,怒不可遏:“斡赤斤的商队已经抵达泉州港!也速蒙哥在暗中与萧虎通信!你说,该怎么办?”
孛罗忽沉思片刻,眼中闪过阴狠:“大汗,我们可以利用那些坚决反对萧虎的贵族。让他们在忽里勒台大会上闹事,逼忽必烈做出决断。同时,我们还可以在汉地制造混乱,让萧虎自顾不暇,无暇应对大会上的压力。”
在忽里勒台大会前夕,一场突如其来的 “马瘟” 在斡赤斤的牧场爆发。大量马匹死亡,牧民们惊慌失措,斡赤斤王爷心急如焚。紧接着,也速蒙哥的商队在途中遭遇不明马贼袭击,货物损失惨重。贵由看着手中的密报,嘴角勾起一抹冷笑:“萧虎,看你这次如何应对!”
然而,萧虎却早有准备。他派出新军前往斡赤斤的牧场,带来了治疗马瘟的良方,同时还带来了一批优质种马,帮助斡赤斤恢复牧场。“王爷,此次马瘟来得蹊跷,恐怕有人故意为之。但请王爷放心,只要您与我站在一起,我定保您牧场平安,商路畅通。” 萧虎的话语诚恳而有力,让斡赤斤心中动摇。
同时,虎卫营在商路上设伏,救下了也速蒙哥的商队,并在马贼尸体上发现了贵由密使的信物。“王爷,您看这证据确凿,贵由为了一己私利,不惜牺牲您的利益。与这样的人结盟,王爷真的放心吗?” 萧虎的话如同一把利刃,刺进了也速蒙哥的心中。
回历 675 年春,忽里勒台大会在和林召开。议事大帐内,气氛剑拔弩张,仿佛一触即发。
斡赤斤王爷率先站出,手中挥舞着联名奏疏,脸色涨红:“忽必烈殿下,萧虎在汉地独断专行,必须收回他的权力!他的所作所为,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我们蒙古贵族的利益,大元的江山社稷也将毁于一旦!”
萧虎不慌不忙地呈上一叠文书,上面记录着汉地改制后的繁荣景象,数据详实,有理有据:“诸位请看,文书改制后,政令通达效率提升三倍;瓷器专营让商税收入翻番;新军更是多次击退西北叛王。这些成果,难道不是大元之福?若因某些人的一己私欲,废止改制,大元将失去大好发展机会,陷入混乱。”
也速蒙哥此时突然开口,他看了一眼斡赤斤,又望向忽必烈:“萧大人所言极是。汉地改制成效显着,若贸然废止,恐生变故。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,而忽视了大元的长远发展。” 他的态度转变,让不少贵族陷入犹豫,会场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。
忽必烈看着争执不下的众人,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,但很快又恢复了威严:“萧虎在汉地的举措,于大元有利。但为平衡各方利益......” 他顿了顿,目光扫视全场,“文书改制局可增设蒙古官员,新军需定期向各宗王汇报军务,瓷器商税拿出四成分配给诸部。”
这个决定虽然没有完全满足贵族们的要求,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他们。贵由虽然满心不甘,却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,他握紧拳头,指甲几乎掐进掌心,心中暗暗发誓:“萧虎,这笔账我们没完!”
大会结束后,萧虎在返回汉地的途中,收到了耶律铸的密报:“贵由正在联络西北叛王,意图再次发难。”
萧虎望着车窗外的茫茫草原,握紧了腰间的右符,眼神坚定而冷峻:“告诉新军,加强西北防线。同时,密切监视贵族们的动向。这场博弈,远没有结束。我们要做好万全准备,绝不能让贵由得逞。”
在和林,贵由对着地图咬牙切齿:“萧虎,我不会就这样认输。你等着,下一次,我定会让你万劫不复!”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仇恨与不甘,一场新的风暴正在酝酿......
回历 675 年夏,当草原上的牧草再次繁茂时,大元的权力格局已经悄然改变。萧虎通过拖延、分化、斡旋等手段,成功化解了贵族们的施压,同时也做出了一定的妥协。这场权力的较量,没有真正的赢家,但却让大元的统治在矛盾与平衡中继续前行。而萧虎与贵由之间的博弈,仍在暗处持续,如同草原上的狂风,永不停息,时刻影响着大元帝国的命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