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0章 民心(1 / 2)

“再命阳和卫新任主事,暂由随行军中文书代理,即刻征召本地能工巧匠,就在这县衙大门前的空地上,为陈阿牛父子立像!”

“雕像,要刻出陈阿牛昂首挺胸、正气凛然之姿!其父护子心切之态!”

“雕像基座前方,铸王仁、赵主事二人,赤身露体,背负荆棘,以最卑微、最耻辱的跪姿,永远跪拜在陈氏父子面前,向其赎罪!”

“雕像基座四周,以最大之字,刻录陈阿牛为揭发贪腐、伸张正义而惨遭迫害之始末!更要铭刻孤今日所言——‘为众人抱薪者,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!’ 此句,当置于碑文最醒目之处,警醒后世官吏,昭示天下公义!”

“此像此碑,永立于此!凡阳和卫官吏,上任之初,必先至此碑前,诵读碑文,铭记教训!若再有欺压良善、贪赃枉法者,此碑此像,便是其下场之预兆!”

【叮!宿主镇压贪官魂魄并借此收买人心,奖励反派点 5w!】

朱雄英的旨意,一条条,清晰有力,如同重锤,敲打在每一个人的心上。

阳光重新洒落,照耀着刚刚经历血与火、正与邪洗礼的阳和卫城。

而衙门前,即将矗立起的那座赎罪雕像与警世丰碑,将成为这片土地上,永不磨灭的印记。

陈大娘在两名妇人搀扶下,望着正在清理的镇魂角落和远处南山的方向,浑浊的老泪再次涌出,但这一次,那泪水里,终于有了一丝光亮和解脱。

阳和卫的天空,仿佛被朱雄英这一番雷霆手段彻底涤荡过,连空气都变得清冽了几分。

县衙门前正在热火朝天打地基、即将立起的赎罪雕像与警世丰碑,成了这座边塞小城最震撼人心的图腾。

民心,如同干涸的土地逢了甘霖,瞬间被朱雄英牢牢抓住。

街头巷尾,茶肆酒坊,田间地头,无处不议论着太子殿下的英明神武、明察秋毫。

百姓们说起那血染刑场、恶魂永镇,不再是单纯的恐惧,而是带着一种扬眉吐气的敬畏;

说起那即将立起的陈阿牛父子的雕像和王仁赵某的跪像,则是充满了感佩与期待。

“太子爷是活菩萨转世啊!专门来给咱们小民做主的!”

“那陈阿牛,是个好样的!死了也值了!能让太子爷亲自立碑!”

“以后看哪个狗官还敢在阳和卫胡作非为?太子爷留下的碑和像,就是悬在他们头上的刀!”

“听说太子爷还要把阿牛和他爹葬在南山风水宝地?厚葬!这可是天大的恩典啊!”

“陈大娘苦了一辈子,总算…总算盼到这天了…”

陈大娘在两名好心妇人的搀扶下,站在县衙不远处临时搭起的粥棚旁。

她浑浊的眼睛,一会儿看看刑场方向那块让她既觉解恨又觉心悸的雕像地基,一会儿又望向南山脚下那片正在平整土地、准备安葬她至亲的向阳坡地,最后,目光落在衙门前忙碌的工匠身上——那里,象征着清白与正义、耻辱与惩罚的石料正被仔细雕琢。

她枯槁的脸上泪水纵横,但这一次,那泪水不再是纯粹的苦涩,而是混杂着巨大的悲伤、迟来的慰藉,以及一丝微弱却真实的光亮。她颤巍巍地抬起手,朝着太子行辕的方向,深深地、深深地拜了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