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0章 奸雄本色,宁叫我负天下人(1 / 2)

初春的琅琊县,正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。琅琊县靠近东海,是一个气候宜人,风景秀丽的地方。

曾经有人写诗赞道:

“海雾初收柳色茵,潮声暗度旧城新。可怜二月琅琊路,半是花开半未春。”

……

时值农历二月。

残冬的寒意尚未褪尽,海风挟着咸腥的气息掠过新发的柳梢,路边的庄稼地里,几丛荠菜顶着白花,在微湿的沙土间探出头来。

野桃枝上初绽的绯色,映红了青石板的台阶。有海鸥掠过灰蓝色的水面,其尖啸的鸣叫声,惊起一群群沼泽里尚未北归的雁阵。

安适而又祥和。

虽处乱世之中,然而,这个位于海边的琅琊县,就如同一块世外桃园一般。

……

(附录图片:琅琊县位置地图。)

……

“真有些舍不得啊。”

在一座占地数亩的超级豪宅中,一只六十多岁的老头手里拿着一封绢信,心里有些感慨。

这个老头,就是曹操的父亲曹嵩。

曹嵩,字巨高。

就是非常高的意思。

其身体的高度,比他的儿子曹操仅仅矮了0.01米,达到了“恐怖”的——1.55米。

(备注:据考古学家从曹操的骸骨推算,曹操的身高是1.56米。)

……

有人说,老曹家取字,向来是缺什么就取什么。

不过,也还有另一种说法。

说曹嵩的这个“巨高”,不是指身材,而是指其敛败为手段极其高明,堪称汉末时期最大的贪官,没有之一。

此人年幼之时,被大长秋曹腾收为养子,以“门荫”入仕,历任司隶校尉、鸿胪卿、大司农,职列九卿,位高权重。在职期间贪墨敛财无数。

尤其是在任职大司农期间,由于大司农掌管全国税收,这厮竟将全国税收的三分之一贪为己有。其贪墨手段之高,堪称古代官场楷模。

而且,这人对时局的判断也极为精准,眼看着灵帝刘宏病重,便料到刘宏死后雒阳必然大乱。

于是,在刘宏驾崩之前,便收拾钱财,带着美婢,离开雒阳跑到徐州琅琊的海边庄园,过起了富家翁的花天酒地的幸福生活。

而现在,刚刚接到曹操来信。

曹操在信中建议曹嵩不要待在徐州,让他早点离开徐州去兖州,以便他这个做儿子的可以在眼前尽孝,让曹嵩安享晚年。然而,接到信的曹嵩,却有些舍不得在琅琊的这种幸福安定的生活,所以,才有些感慨。

“父亲还是听兄长的好。”

一旁的次子曹德出言劝道:“兄长让咱们迁回兖州,必有深意。依孩儿看,兄长已经在兖州站稳了脚跟,又在中原大战中打得袁术落荒而逃,如今已是兵强马壮,正是适合向外扩张之时。

但是,兖州的北边是袁绍的冀州和青州,西边是司隶关中,南边是袁术的豫州。

兄长与袁绍是盟友,又想要暂时留着袁术牵制袁绍;关中又有武关和函谷关阻挡。所以,兄长所要扩张地盘,唯一可以夺取的地方,便是徐州。

而一旦兄长对徐州用兵,咱们在徐州就有可能被陶谦挟持为人质。因此,依孩儿之见,还是早些离开徐州为好。”

曹嵩不傻,还精明得很。

听了曹德的话之后,深以为然。遂让人赶紧打包财物,收拾行装,尽快赶回兖州。

……

(附录图片:兖州的战略环境。)
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