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走了粮食局的人,杨英就陷入了沉思~
她没想到自己倒卖粮食的事,还是被上面查到了,但朱师长,或者说是他上面的人会介入,更是她没想到的。
没有问自己粮食的来历,没有调查种粮食的田地的出处,这怎么觉得这么让人不理解呢?
但组织上要求的粮食数量着实喜人,数十万斤的需求正好出了仓库里的存货,她做梦都要笑醒了。
但这样稀里糊涂的,她不好交代不说,自己的秘密不就成了众所周知的存在了吗?
到时候,有人质疑起来,她总不能是个人都带进空间里看看吧?
想到粮食局局长所说的,什么是接到了上级的指示,说杨同志这边有粮食和蛋禽,因着各地区的粮食吃紧,所以想问问杨同志这边能不能出售一些给国家。。。。。。?
这话怎么说呢?
给国家或者说国家需要,她肯定责无旁贷,但具体怎么个给法,她却犯了难。
爱国也要首先保护好自己的安全吧?
时间回到几天前
某高级洋房区
通过一个又一个关卡,小汽车终于驶进了一处环境优美的封闭区~
这里住着的,都是一些现役、或退役荣养的老革命,还有一些被国家保护起来的,各种领域的特殊人才。
可以说,只要能在这里住上一栋独栋小洋楼的,都是有累世功勋的人家,或者是对国家有特别突出贡献之人。
小汽车在一栋小洋楼前停下,一位军装笔挺的军人从车上下来。
出示了证件之后,才被允许进入了这个关卡。
此人不是别人,他正是朱师长!
这会儿,他没有了平时的威严,像个小菜鸡一样,时不时就紧张的抚平本来很板正的衣角。
就连走起路来都是昂首挺胸的,每一步都走的格外的认真~
和大门口的两个警卫员回了个军礼后,朱师长就被其中的一个警卫员带着进了小洋楼~
“这边请~
叶老已经在等着了~”
“好的。”
两人穿过院子里种着各种时令小菜的菜畦,就到了正房的会客厅。
此时一位将近六旬的老人正在伏案写着什么,看到有人进来,就抬起了头。
微微一笑,很是慈祥~
“报告首长,朱之山前来报到!”
声音洪亮,站的笔直!
“呵呵~小朱啊,不用紧张,来坐!”
老人慢条斯理的整理好案上的文件,接过小警卫员递过来的茶壶,亲自倒了一杯,放到了朱之山的面前。
朱之山受宠若惊的忙半起身接过,又慢慢坐下,严肃认真,坐姿严谨,静等着老首长的示下。
老首长随意的端起茶盏轻轻喝了一口放下,才温声开口:“小朱呀,不用紧张,今日找你过来,就是拉些家常。”
“是,首长!请首长示下!”
“呵~”
老首长轻笑一声,就真像拉起了家常那样径自说了起来。
“那孩子现在怎么样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