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83章 东南雄鹰(十三)(1 / 2)

“杀给给!”

黑夜的天空出现升起几枚照明弹。

借着照明弹的亮光,日军大致看清楚了中国军队的阵地情况,发现跟傍晚看到的有些区别,但并不是很大。

于是日军就决定按照既定的作战计划开始进攻。

过了一会儿,照明弹的光亮逐渐变弱,就在其熄灭后的同一时间,一名名日军指挥官就举着军刀和手枪,嘶吼着下达进攻命令。

日军的攻势很猛,而且同时对着一连左右两处前沿阵地发起进攻,显然就是欺负中国军队这边兵力不足的缺点。

因为他们从南边的日军那边得知白天的空降规模不大,大约也就二三十架运输机。

因此日军这边也能得出中国伞兵空降的大致人数。

也知道今晚是最合适的进攻机会,越拖,局势对他们来说越不利。

而且27师团这边的战斗经验明显丰富一些。

虽说也先后经历了两次衡阳作战。

但主力都没有在衡阳主战场作战,只是在湘东地区作战。

虽说在第一次衡阳作战期间,27师团派出了一个联队前去支援衡阳战场,后续撤离时也参与了掩护衡阳日军的撤退,但是损失相对于第13、第40、第58、第116等师团来说小很多。

因此在战斗力恢复上,27师团也更快。

大量的老兵,也让日军对一连的进攻很有章法。

虽然还是用那套‘大炮轰了士兵冲’的老式打法,但这打法在中国战场还是挺管用。

而且经验的丰富,也让这些进攻的日军损失没有那么大。

当伞兵八营一连打出照明弹的时候,进攻的日军会很快速地趴下或者寻找地方隐藏。

等照明弹的亮光减弱的时候,日军又开始了新的冲锋。

甚至还有日军当面调薪一连。

一些一连的新兵,经验没那么丰富,看到日军有行动时才开火,虽然能追着日军打,但始终慢了半拍。

最终的结果就是看到日军跑到了另外一个隐蔽处。

晚上的视线不如白天,即便是有照明弹,视线还是有些影响。

经验稍微丰富的老兵就要聪明一些,趁着照明弹要亮起时,主动等着日军送上门。

然后直接朝着日军下一步要出现的位置开枪,倒是有一些斩获。

但老兵还是少了些,还是让不少日军趁机不断逼近阵地。

好在一连这边很快调整过来,既然追不上日军,那就用火力封锁。

在近战,伞兵的优势很明显。

先不说机枪和半自动步枪,那些冲锋枪、卡宾枪,射速又快,火力又猛,只要日军敢出现在阵地附近,绝对能让日军好好吃一壶。

事实上也的确如此。

当一支五六十人的日军靠着丰富的经验,交替掩护出现在一连左侧的前沿阵地时,还没来得及高兴,就被工事里那密集的火力打的抬不起头。

一时间各种武器齐齐开火,还有手雷齐刷刷地扔出来,不少日军都没反应过来,就被滚落在身边的手榴弹炸死或者密集的火力网撕成碎片。

即便是有日军抓住机会冲入了阵地,但面对伞兵有力的反击,日军还是没能得逞。

左右两侧的前沿阵地都是如此,战斗十分激烈,伞兵也出现了损伤,而且在不断增加。

前沿阵地上的伞兵此时肯定没法撤回来,但是这么下去,迟早要被日军给耗死。

因此王三娃当即集中从二连和三连抽调的两个加强排,直接从日军两侧发起反攻。

没错,就是反攻。

说是反包围也可以。

参与进攻前沿阵地的日军一共两个中队,一边一个,后面还有炮兵支援。

不过眼前的日军炮兵并不强。

因为战斗开始之初的日军火炮只是九二步兵炮和迫击炮。

倒不是日军没有山炮和野炮,而是时间紧急,加上中国飞机的轰炸,威力更大的火炮一时运不上来。

或许此时正在运输过来的路上,但是现在参战的日军炮兵并不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