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章 寻找桃花源(1 / 2)

仙人就该是这样 真费事 2558 字 14小时前

寻找桃花源

设伏抓捕的情况,自然是告知了县令庞伯琦。</p>

陆景也算是值得信任的得力手下,再加上其为人如何庞伯琦也清楚。</p>

所以一听说可能是妖怪,把庞伯琦都给吓得不清,当即命人四处去请高人,更是严禁县中百姓夜间外出。</p>

最后请一些所谓高人在武陵县办了好几场法事。</p>

不过陆景为其他人请赏的事情庞伯琦没有同意,最终前者只能请参与之人吃了顿酒赔罪。</p>

随着那夜参与埋伏的人回家与家人讲述其中惊险,衙门一众疑似遇上妖怪的事情也渐渐传了开来,包括之前遇害的人也传成是妖怪所为。</p>

加上县中办的几场法事,更加深了这种传言的可信度。</p>

妖邪鬼怪之事,让武陵一代的庙宇香火大盛,从士绅权贵到平民百姓都纷纷去拜神求神。</p>

而一到黄昏,城中甚至不需要等到宵禁时间,就已经无人在外,城外各处村落所在更是一入夜就关门闭户,灯火都不会亮太久。</p>

父母长辈拿此事吓唬儿童,更是瞬间能令幼儿止哭......</p>

不过说来也怪,不知道是不是那场法事真的奏效了,还是说那一夜的埋伏也伤到吓到了妖邪。</p>

总之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,武陵附近再没有出现类似的案情,至少没有发现新的尸首,也没有百姓去官府报案。</p>

时间过去半月有余。</p>

渐渐的,妖邪之事和桃花源的传言一样,成了武陵县中很多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,而陆景的声望也不知不觉高了不少......</p>

-</p>

这日清晨,县令庞伯琦正在与幕宾侯春文喝茶。</p>

浓郁茶汤就着胡饼,也算是两人的一顿早餐。</p>

期间庞伯琦取出一封信件递给侯春文。</p>

“茂丰先生请看看,这是今晨上庸送来的信件,其上提到一处名为桃花源的地方,据说在我武陵区域,郡守大人问我此事真假......”</p>

侯春文还没接过信件呢,一听到桃花源就顿时心中一动,随后用手摸了摸嘴角的胡饼,接过信件看了起来。</p>

这一看大概就明白了,桃花源的事情在上庸郡城也已经传开了,太守听闻之后产生了浓厚兴趣。</p>

毕竟上庸郡城距离武陵县也就数十里路而已,两地来往甚密,消息传播自然不慢,而且这事有些时日了,传开了也正常。</p>

不过侯春文放下信后看向庞伯琦面露诧异。</p>

“县尊大人还没听说过桃花源的事?”</p>

庞伯琦微微皱眉,随后摇了摇头。</p>

“不曾听闻!”</p>

侯春文咧了咧嘴,这县尊大人平日里极少出门,又是总一副生人勿进的样子,府上下人都不敢和他多说话,就连自己也不会随意和他打趣玩笑。</p>

桃花源的事情都传到郡城了,结果这位在武陵衙门的大人居然还不知道。</p>

侯春文笑了笑道。</p>

“要如此说的话,在下倒也听说过这桃花源!”</p>

“真有此事?快说说!”</p>

庞伯琦也产生了兴趣,他知道自己少出县衙,倒是有些消息闭塞了。</p>

而侯春文应下之后也开始描述起来,说得是绘声绘色,比那酒楼伙计只强不弱。</p>

待到说完,侯春文又笑了笑道。</p>

“那日我在醉风楼自饮自酌,附近桌上多有人提及此事,我觉有趣便也记了下来,说起来,此事与县尊大人您还关系不小呢!”</p>

“哦?此话怎讲?”</p>

庞伯琦明显面露好奇,侯春文也不继续卖关子,笑着回答道。</p>

“因为此事与县尊大人您的亲外甥赵郎君有关,那位泛舟游玩误入桃花源的游人,便是赵郎君之友......”</p>

说着,侯春文还有意提醒一句。</p>

“您记不记得前阵子,赵郎君说友人未归,担心其安危,让县衙差役帮忙查探之事?”</p>

虽然对这个有一些不学无术的外甥有些不喜,但庞伯琦回忆了一下,好像确实有过这么一件事,他当时虽然没理会,但也知道下面人肯定会帮忙。</p>

“大人,此传言较为详尽,就连郡守大人都关注了,不说它真不真,但至少也得给郡守大人一个明确的答复,而且万一若是真的存在先秦遗民,其所处之地,也算大人您的治下啊!”</p>

庞伯琦微微点头,在郡守大人面前表现出态度还是很重要的,随后他朝着身侧喊了一句。</p>

“来人!”</p>

立刻有一名仆从快步上前。</p>

“老爷,您有何吩咐?”</p>

庞伯琦看着对方道。</p>

“去把启铭给我叫来,就说我要见他!”</p>

“是!”</p>

仆从应了一声,立刻就小跑着离开了,而这边的庞伯琦和侯春文还在继续聊桃源的事,对近日的案情则少有涉及。</p>

-</p>

约莫两刻钟之后,赵辰羽才随着传讯之人来到了县衙后院,在书房见到了正在下棋的庞伯琦和侯春文。</p>

赵辰羽略微有些忐忑,到了书房先一步上前躬身作揖。</p>

“拜见舅舅,见过候先生!”</p>

庞伯琦抬头看向赵辰羽,微微摇了摇头。</p>

“让你来怎用了这么久?”</p>

“呃,天色尚早,外甥昨日又晚间醉酒,今日起得迟,闻讯之后是立即洗漱前来的......”</p>

庞伯琦听了顿时心头来火,一手“砰”地一下拍了拍案几。</p>

“哼!不学无术,整日花天酒地,当初我费尽心思送你拜得名师,你倒好,空学风雅不累基石,如何能出人头地?”</p>

赵辰羽在武陵县唯一怕的就是自己的舅舅,这会脖子都不由缩了缩,慌忙找理由解释。</p>

“舅舅,皆因我那好友将要离去,下次再见也不知是何年月,遂多喝了几杯......”</p>

这理由勉强可以,但庞伯琦还是又冷哼了一声,倒是一旁的侯春文想到什么,立刻问道。</p>

“赵郎君所言那离去好友是谁?”</p>

“呃,这......正是陶渊明,陶元亮是也!”</p>

赵辰羽这一回答,侯春文立刻又追问一句。</p>

“可是那泛舟发现桃花源之人?”</p>

赵辰羽略微诧异地看向侯春文,随后又反应过来,这事不知道怎么的已经传开了,可能还是那天醉风楼中论事没怎么避人吧,别人知道也不奇怪。</p>

可是传开归传开,要赵辰羽主动说,他又不太乐意,毕竟答应了朋友的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