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七章:谢公屐(2 / 2)

虽然她上一世穿越的时代并不是蓝星往前的古代,但相似处还是很多。</p>

例如这蓝星古代的谢公屐在她上一世被称作“爬齿”,是根据这类鞋在爬山时前后可活动的齿轮而命名。</p>

黎哩削出两块足够厚实、长度略大于她脚掌的长方形木块作为屐底。</p>

紧接着制作爬齿的关键活动——木齿。</p>

重新挑选了两小块更坚硬的木料。她先在每块木底板的预定位置也就是前掌和脚后跟两处的下方,用匕首尖小心地刻画标记。</p>

然后,换用更精细的手法,配合着找来的小石块作为辅助敲击工具,一点点地在木底板上凿出两个穿透的方形榫眼。</p>

接着,她将两个小木块削成前小后大的楔形木齿,底部宽厚接触地面,顶部则削出与榫眼形状、大小完全匹配的凸起榫头。</p>

榫头的高度略低于木底板的厚度。她反复比对着榫头和榫眼,用小刀做极其细微的修整,直到榫头能严丝合缝地插入榫眼中,既不过紧卡死,也不过松晃动。</p>

一直到黎哩做完一只屐底时,鹭洋才反应过来她这是要做一双“鞋子”。</p>

他有些不解,问黎哩:“姐姐,你做这鞋子干什么,你的鞋坏了吗?”</p>

黎哩理解他的疑惑,毕竟在这种环境下花这么大功夫做一双看起来笨重的木头鞋,实在算不上是正常人应有的举动。</p>

她摆摆手,放下手中正开始制作的第二只屐底,拿起那只半成品,用蓝星生活中了解的知识向鹭洋展示其底部可拆卸的木齿结构。</p>

“我脚上穿的鞋子没有坏,但它们在泥地里走不方便,现在我手里的鞋子在古蓝星被称为‘谢公屐’。</p>

曾经有一位诗人在他的诗里写过‘脚著谢公屐,身登青云梯’,描绘的就是这种鞋子。”</p>

她指着前后两个榫眼,镜头拉近。</p>

“谢公屐是蓝星古人专门为了登山设计的活齿屐。上山时,把前面的木齿拆掉,只留后齿,重心后移就不容易前倾滑倒;下山时,拆掉后齿,只留前齿,重心前移,防止后仰。在泥泞或者陡峭的地方行走,它能帮大忙,比我们现在的鞋更稳当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