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人站在餐厅门口,被带着湿气的夜风一吹,面面相觑,气氛有些微妙。</p>
王修远率先打破沉默,疑惑地看向张老:“张老,您这又是闹哪出?这是个建筑学的好苗子,你别开玩笑了……”</p>
“什么建筑学!”</p>
张老调出自己光脑里黎哩的资料,指着屏幕,语气斩钉截铁,“这丫头在植物辨识和药用价值上的敏锐度才是百年难遇!我早就跟节目组打过招呼了,等她出来,我的人第一时间接她去我们研究所!”</p>
“胡闹!”李源立刻反驳。</p>
“老张,你这纯粹是暴殄天物!你看这竹屋的结构、工艺,完美复刻了蓝星先祖的智慧!</p>
她对蓝星文明的直觉和理解力才是最珍贵的,她应该来我们研究所!”</p>
张老看向狡辩的李源,让他打开光脑里的通讯记录,只见对方备注有“张年易”的方框上,他发送的消息还冒着个红点。</p>
张年易气笑了,骂道:“你个老东西,我早就给你发过消息了,你自己不看还好意思说我!”</p>
“那又怎么样,这么看她更适合搞建筑,你那一点说不定是巧合。”</p>
“就是就是……”</p>
师生两人一唱一和。</p>
张年易气得吹胡子瞪眼,哼了一声:“好啊!你们就嘴硬吧……这样,咱们公平竞争,等这三百多天的节目结束,我们仨一起去接人。看她自己愿意跟谁走,让她自己选!”</p>
师生组二人对视一眼,虽然都觉得自己领域最适合,但也觉得这算是个解决办法。</p>
……</p>
雨依旧剧烈地下着,黎哩和鹭洋靠在屋内竹墙上,虽然头发衣服被刚才的狂风急雨打湿了些,但还好在大雨前把物资都给搬了进来。</p>
火光倒映在鹭洋清澈的眸子里,他侧过头,看向黎哩时,眼中的好奇几乎要溢出来将黎哩淹没。</p>
“姐姐,你是怎么发现要下雨的?”</p>
黎哩刚想对着镜头给观众也解释一下,她张口,左看右看找不到镜头,这才想起自己的专属摄像器好像……被她关在门外了!</p>
她连忙起身,拉开一条门缝,把屋檐下的摄像器捞回来。</p>
竹门合上,任凭屋外如何风吹雨打,屋内一片安宁。</p>
密实的竹席隔绝了寒意。中央的火盆散发着温暖稳定的橘红色光芒,将小小的空间烘烤得干燥舒适。</p>
小花豹甩了甩被进门雨点打湿的毛发,好奇地凑到门边嗅了嗅外面的风雨,又安心地回到温暖的火盆边趴下。</p>
黎哩抓起摄像器摇了摇,没进水,她的观众们还活得好好的。</p>
她坐回火堆旁,对摄像器后的观众表示歉意后,回答起鹭洋的提问。</p>
“刚才鹭洋问了我一个问题,关于我是怎么样发现要下雨的,这里面的大功臣就是我们的小花豹!”</p>
小花豹被黎哩举在空中晃悠一圈迷迷糊糊坐回原地。</p>
黎哩笑了笑,继续道:“蓝星时代,我们的祖先通过对自然的观察,总结出很多预测天气的经验。比如‘蚂蚁搬家蛇过道,明日必有大雨到’,再比如‘蜻蜓低飞,不风即雨’。</p>
刚才小花豹去扑那些蜻蜓的时候,我才注意到,那些蜻蜓飞得异常的低,几乎贴着水面,显得很焦躁。这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。”</p>
“当然,仅凭这一点还不够。这时候抬头观察天边的云层,又厚又重,而且空气变得特别闷热,一丝风都没有。这些现象结合起来,就能比较准确地判断出,一场大雨即将来临,而且很可能来势汹汹。”</p>
她声音清晰而平静,带着一种基于知识的笃定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