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礼议之争!
“还好!还好不是奉天靖难制!”</p>
听到这朱棣那颗悬着的心,终于落了下去。</p>
同时,开始思考这天幕说的话了,未来难不成真的如天幕所说?</p>
文官集团已经能威胁皇权了?</p>
而且这朱厚照的死因,实在让朱棣想不通。</p>
大夏天,炎热的天气,然后落水就寒气入体不治而亡???</p>
这么脆的的吗?</p>
这除非这玩意他身体真不行,一碰就碎,否则这怎么也说不通啊!</p>
下水扎个猛子然后人就没了……怕不是太医给治死的吧?</p>
洪武年间。</p>
老朱此时已经确定了,这其中定有人搞鬼!</p>
一想到自己未来的死很可能跟文官集团有关系,他就忍不住想拔刀砍人。</p>
“你们最好别让咱查出什么!否则,咱可就要大开杀戒了。”</p>
还有这大礼议之争?怎么个争法?</p>
抛开这小子立朱棣成祖这事,老朱对嘉靖开始有些好奇了!</p>
……</p>
在正德帝朱厚照死后,朱厚熜从安陆抵达北京城外时,礼部官员按照内阁首辅杨廷和的意思,让他从东华门入宫,先居文华殿。</p>
这是“过继给孝宗当嗣子”的礼制安排,相当于以“皇子”身份继位,简单点来说就是认爹!</p>
但朱厚熜当场拒绝了,并说我是来当皇帝的,不是来做皇子的!</p>
坚持要从大明门紫禁城正门,只有皇帝能走的门入宫,直接祭拜奉天殿。</p>
并有理有据地说,遗诏写的是‘嗣皇帝位’,没说让我过继给别人当儿子。</p>
我是奉天命继位,过来当皇帝的,不是来给人当嗣子当儿子的,凭什么走偏门?</p>
双方僵持不下,最后在皇太后的调停之下,朱厚熜从大明门正中御路进宫继位。</p>
汉文帝看这天幕上的种种,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!</p>
虽然这“入门之争”只是个小争议,但是在他眼里这事可不小。</p>
说白了就是强调皇权不容拿捏,礼法不能凌驾于他的“正统性”之上!</p>
还有在“继统”还是“继嗣”虽一字之差天差地别。</p>
一个是“以藩王身份直接继位”,一个是“以皇帝嗣子身份继位”虽然都是当皇帝,但是差别可大了去了!</p>
第一藩王继位继的是祖宗的位,也说明自己不愿当傀儡皇帝,第二个就是被大臣拿捏的傀儡皇帝。</p>
“小子,有点东西,果然聪慧!”</p>
汉文帝此刻算是认可嘉靖帝。</p>
作为冰冷的政治生物,他在嘉靖身上嗅到了同类的气息,单凭这一点上他认为嘉靖就不会差。</p>
而且天幕所说,明朝的藩王,跟他们大汉不一样,他当年虽然也是藩王登大位,但是好歹手里还有自己的基本盘,有军队!</p>
而嘉靖呢……别说基本盘了,连军队都没有,而且还一来就硬刚,很明确自己的目的。</p>
做皇帝也要做的明明白白,清清楚楚。</p>
这就是他所不能比的了,当初的他可是受了不少委屈,等权力收拢之后才彻底掌控朝廷的。</p>
而嘉靖呢,从一开始就认定了,皇位是自己天命所归,凭什么按你们定的“套路”走?</p>
简单点来说,就是,大门必须走,亲爹必须认,皇权必须硬!</p>
就这股“认理不认规矩”的硬气!</p>
这让汉文帝颇为欣赏。</p>
同时心里也怀疑这小子真的只有十五岁吗?</p>
……</p>
朱厚熜登基以后,又面临了新的难题,那就是爹的人选!</p>
按照文官集团的意思是,大宗绝嗣,小宗入主,过继大宗,因为你被过继给大宗,所以你爹娘就不是你爹娘了!</p>
见面也不能称儿子,只能称侄……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