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世命,既万世命!
这些道理他们都懂,可却又无可奈何!</p>
这就是他们的命。</p>
……</p>
蜀汉。</p>
刘禅看着天幕上说的那些,以及陷入沉思的相父,此刻满头的问号!</p>
“相父,这说的什么意思?朕怎么听不懂啊?”</p>
“不是说逗蛐蛐吗?”</p>
“这说的也不是蛐蛐啊……”</p>
诸葛亮叹息一声,摇摇头,“陛下……这不是你能理解的,这蛐蛐也非你所斗之蛐蛐!”</p>
……</p>
「宣德元年的秋风裹着杀气,朕亲率的大军围了乐安州。」</p>
「城墙垛口后,二叔的叛军像受惊的蛐蛐,弓着身子却不敢露头。」</p>
「城楼上飘着他的叛军旗,红得像罐里凝固的血。」</p>
“陛下,不如暂围不攻,再劝降?”杨荣在马前劝。</p>
朱瞻基,目光霸气的扫视一周,勒住马缰,玄铁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冷光。</p>
“罐里的虫,不逼到绝境,不会认怂。”</p>
“朕这个二叔没你们想的那么容易屈服!”</p>
「那时,朕记得,传令兵带着劝降书进城时,二叔狂妄到了极点。」</p>
「但是他那些亲兵却已被朕吓破了胆,毫无疑问朕胜了!」</p>
「城门“吱呀”开了道缝,二叔被亲兵架着出来,锦袍上沾着酒渍,脸白得像败虫的肚腹。」</p>
「但是眼中却仍旧不服,朕忽然想起小时候那只被斗断了腿的蛐蛐,跟如今的二叔简直一模一样!」</p>
天幕前,朱高煦听到这脸顿时黑了下去。</p>
竟然把他堂堂汉王比做断腿蛐蛐,这你是怎么敢的啊?</p>
“大侄子,开二叔给你说个事!”</p>
“二叔,别、别,侄儿……侄儿知错了……”朱瞻基此刻尴尬到了极点。</p>
“哎!大侄子你没错,你怎么可能错了呢!”朱高煦边说着边把朱瞻基一把从地上提起来!</p>
“大侄子你看看那门口是谁,你娘来了!”</p>
朱瞻基条件反射的,顺着自己二叔手指的方向看去!</p>
“嗨!嗨!嗨!”</p>
“大侄子,我又来了呦!”</p>
然后又是一记扫堂腿,朱瞻基又再次一屁股坐在地上!</p>
朱瞻基做梦都没想到,他二叔……会对他……梅开二度?</p>
“大哥,你这孩子废了废了,实在不行换个培养吧,都两次了,还上当,哎!”</p>
听着朱高煦的话,大胖此刻心里也是这么想的,这孩子咋一点都不随我呢?</p>
你二叔啥人你不知道?</p>
他的话能信吗?</p>
「纵使二叔不服我,朕也没杀他,念及叔侄之情,我把他囚禁在逍遥城的一处院子里,好吃好喝的养着,让他做个潇洒王爷!」</p>
「可后来,发生的事你们也知道到了,朕被他一记扫堂腿给撩到了!」</p>
「说实话那时朕的确被怒火冲昏了头脑,于是命人用铜缸将他扣住,想让二叔服个软,直到后来……二叔他顶着缸乱冲乱撞,还嘲讽朕!」</p>
「他在封地养私兵时,没想过骨肉情分;朕忍了,他举旗叛乱时,没想过江山动荡,朕也忍了。」</p>
「可二叔把朕的纵容认为是朕怕了他?」</p>
「那一刻,朕懂了,罐里容不下两只称王的虫。」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