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王一行人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周宅时,院中灯笼还亮着。徐巧早已等在石桌旁,见他们进门,指了指桌上几个冒着热气的碗:\"喝吧,凉好了。\"
\"多谢夫人!\"老王等人如蒙大赦,端起碗咕咚咕咚灌下。周桐舒展着筋骨,长舒一口气:\"快了快了。\"他招呼众人去洗澡,自己也钻进了浴房。
等周桐擦着湿发出来时,却见周平不知何时坐在了石桌边,徐巧正给他递茶。周桐一愣:\"爹?这么晚过来干嘛?惹我娘生气了?\"
\"得了吧。\"周平瞪他一眼,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拍在桌上,\"江南来信了。\"
周桐这才了然,捻起信纸扫了两眼,眉头渐渐拧起:\"进屋说。\"
父子俩进了书房,周平反手关上门,脸上突然浮现出几分得意:\"江南那边已经疯了!祝家牵头抢购琉璃,现在市价翻了三倍不止。那几大世家都在囤货,人人都当这是稀世珍宝。\"
周桐摇头苦笑:\"何必呢......等琉璃制法公开,这些人怕是要血本无归。\"
\"可不是?\"周平呷了口茶,眼中精光闪烁,\"秋福他们走时我特地叮嘱过,要大力宣扬这琉璃难得。光是定金就收了二十万两,全用假名存在钱庄里。\"
周桐闻言一惊:\"那不得被秋后算账?\"
周平摆摆手:\"你爹我能没想到?\"他从袖中掏出一张舆图铺开,指尖点着几处标记,\"扬州用'陈记'名号,姑苏挂'白氏商行',金陵则是'陇西马帮'的路子。每个地方派三批人,一批露脸收钱,一批暗中转运,还有一批专门散布消息——都是生面孔,事成即刻撤离。\"
他手指划过长江沿线,像在布置一场战役:\"祝家最贪,足足定了五万两的货。我让秋福特意透露说这是西域秘法所制,十年才出一窑。那祝文松当场加价三成,生怕抢不到似的。\"
周桐听得目瞪口呆,半晌才道:\"搞这么多银子作甚?不如换些铁具好马。没有武力守着,再多钱财也是肥羊。\"
\"急什么?\"周平从怀中又摸出本账册,\"三成定金已换成生铁运往临山,两成买了三百匹河曲马,剩下的...\"
他意味深长地敲了敲账本,\"全藏在钰门关外的地窖里,和你那些粮仓一个道理。\"
烛火摇曳间,周桐突然发现父亲眼角的皱纹里藏着锋芒——这哪是那个整日嬉笑怒骂的周老爹?分明是个老谋深算的猎手。
\"祝家...您该不会特别关照了吧?\"周桐突然问道。
周平嘿嘿一笑,满脸无辜:\"哪能啊?你爹我向来公道,全都雨露均沾!\"说着从袖中抖出张清单,\"祝家五万两,林家四万八,连最抠门的王家都出了三万——绝对公平!\"
周桐:\"......\"
\"哎哟这小日子啊。\"周平伸着懒腰起身,\"明天去搞弩箭!\"他走到门口又回头,\"对了,等临山的铁料到了,要不要打副铁的?\"
周桐眼睛一亮:\"正有此意!不过要做特制的,能拆分组装。\"他比划着,\"最好能藏在马车夹层里,必要时带进城...\"
\"等等!\"周平突然瞪大眼睛,\"你小子要干什么?\"
\"以备不时之需嘛。\"周桐笑得人畜无害,\"反正爹您闲着也是闲着,回去帮我想想怎么设计?说不定有妙用。\"
周平头摇得像拨浪鼓,转身就走:\"大虎!二壮!回家!\"他逃也似地冲出院子,远远还传来嘀咕声,\"臭小子比老子还黑...\"
月光下,小十三默默从阴影处走出。周桐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,忽然轻笑:\"小十三,你说我爹这布局...\"
\"天衣无缝。\"面具少年罕见地多说了几个字,\"江南商贾,活该。\"
周桐\"哟呵\"一声,眉毛高高挑起:\"你小子这话说的...什么叫'活该'?\"
小十三面具下的眼睛闪过一丝倔强:\"那些商贾,没一个好人。\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