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二章 出海!三牲祭,鬼头风(1 / 2)

咒禁山海 北海牧鲸 1076 字 22小时前

出海!三牲祭,鬼头风

呼——!</p>

夕阳西下,北风携带着北疆刺骨的寒息呼啸而来,一路从大昭最北方的山海关一路吹到最南方的琼州治。</p>

绍治三十九年腊月十三,张福顺号在经过全副武装后再次出海。</p>

王澄腰间挎刀,身上披着师父赞助的熊皮大氅,站在后甲板上好似一杆笔直的标枪。</p>

“舵手,缭手,右舷戗风-贴风航行!”</p>

“是,大船头儿。”</p>

缭手一起转动甲板上的缭绞车,借助帆称索和帆骨将头桅、主桅、后桅上一共三面硬帆撑开,又大角度调整迎风角。</p>

“大船头儿,要贴采水符吗?”</p>

张武这位身上背着三眼火铳和棹刀的副船头儿,意气风发地跑过来请示。</p>

“暂时不用。这段时间邪祟不多,到新年之前都可以省一省。”</p>

王澄手握一只黄铜千里镜,双眸透出毫光,在他的视野中,陆地一侧光芒万丈,万家灯火化作光河奔流入海。</p>

将沧溟大洋中亘古不化的阴冷都驱散了不少,在海水里潜伏的各种邪祟也都下意识避开沿海,向着大海更深处迁徙。</p>

喝过了腊八粥,就意味着年关将近,辞旧迎新。</p>

大昭各地有钱的士绅、商人、宗族都组织舞龙、舞狮、游神、祭典,沿岸大街小巷都渐渐被节日的气氛充斥。</p>

众生愿力充满希望,负面情绪最低,以城市、村庄为节点的阳气烘炉全面扩展,大幅侵入沧溟大洋。</p>

加上前段时间沿海还刚刚送过王船,将众多邪祟都填进了东海海眼,这段时间是神州内外大多数水体最安全的时候。</p>

农户在地上过节,以海为田的疍民、渔民和许多水班职官则不约而同扑向大海。</p>

反正他们本来就生活在海里,船到哪里家就到哪里,在什么地方过年都一样。</p>

不如趁着这段难得的安全窗口期大赚一笔!</p>

“师父说,没有回来的大师兄、二师姐,还在外面公干,这次过年可能要错过了。</p>

韩淑书举行科仪需要的大寒第三候水泽腹坚是腊月二十,我大概率也来不及赶回去。</p>

就看年后有没有机会再跟师兄师姐聚一聚了。”</p>

王澄收回目光看向船头昨天刚刚更换的头狮板,还有摆在船头的供桌,对干回老本行的香工张文使了个眼色:</p>

“三牲供奉还没满十二个时辰?”</p>

昨天张文回到船上就立刻给张福顺号换上了新的头狮板,置办三牲开始供奉。</p>

在神道修行中,三牲香果都是常用品,牛、羊、猪称为“大三牲”,猪、鱼、鸡则是“小三牲”。</p>

王澄担心三牲级别会影响头狮板解封后的品质,再说也不差那仨瓜俩枣,就用了大三牲供奉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