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2章 :夜谈中的协议(1 / 2)

:夜谈中的协议

月华如水,照耀岭南商盟议所周围的竹影摇曳。代表们围坐在临时搭建的木台旁,商机与秩序的未来在这里交汇。晚风中,苏锦瑟缓步上台,将手中卷轴微微展开,她声音平缓却透着底气。</p>

“各位,我提出的是——统一岭南商贸资源,建立一个更大的商会联盟,以村庄为核心,连接南洋与中原,成为区域经济中心。”她环视众人,眼中闪烁着权衡与野望。她续道:“过去,我们分区域、分村寨经营,取得许多成果。但若要成为真正有实力的实体,必须构建一个覆盖谷地与海洋的商盟体。”</p>

人群中议论陡升。苏锦瑟没有停顿,从筐里拿出一把银票、“岭南联合商票”模型、财报图表,分别展示货物流通量、项目利潤直观数据、商票兑换流程。代表们跟着一起比划,慢慢从质疑转向好奇。</p>

草案》,将原本临时联盟升级为有约束力的商贸共同体。宪章规定:重大贸易决策需三分之二村寨同意;银票增发需三人签署;仲裁由三寨代表组成,任何争议不许动武,只可走诉讼渠道。</p>

更关键的是,宪章设有“战略统筹席位”一职——由叶长歌出任,统筹联盟发展节奏与安全策略。而“财务总议长”则由苏锦瑟出任,掌握银票、预算、财务拨付权。这一安排让商盟具备政治中立性,也平衡了彼此的权力。</p>

有村寨代表曾低声问:“你们两个,谁才是真正的领袖?”</p>

当时苏锦瑟正在账簿前签署合约,抬眼一笑,反问:“你是问权力在哪,还是问责任在哪?”</p>

而叶长歌站在门外与数名村官交流农田规划,听到此言,只笑不语,抬头望向正在挂起的新盟旗。</p>

正是在这种细致布局与分工中,两人的角色逐渐清晰:一个在明面统筹,一人在暗处布局。联盟稳步推进,而苏锦瑟的野心也从掌控商路,向更深层次的政治影响力靠拢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