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 猎户信息(1 / 2)

猎户信息

日头西斜时,王巧妮开始返程。药篓沉甸甸的,但她的脚步依然轻快。路过一处开阔地时,她发现地上散落着几支箭矢,箭羽上沾着新鲜的血迹。其中一支箭深深钉入树干,箭尾还在微微颤动。</p>

狩猎痕迹分析</p>

箭矢类型:常规猎箭</p>

箭杆材质:桦木</p>

箭羽:山雕羽毛</p>

血迹新鲜度:2小时内</p>

猎物体型:中型,约50-70斤</p>

她加快脚步,本就是个有些社恐的人,不想在野外遇到带着猎物的猎人。</p>

太阳越发的西斜,天边出现了大片大片的火烧云。山里的风也开始大了起来,吹得树叶哗哗作响。</p>

随着王巧妮的脚步,慢慢的看见了村里的房屋。几缕炊烟飘飘渺渺地升向暗蓝色的天空,看来大家开始做饭了。也是,这时候没有电,人们为了省点儿灯油,可不得早早地吃晚饭吗。</p>

村口的磨坊旁,几个孩童在追逐玩耍,欢笑声随风传来。看着这些玩闹的孩童,她不禁有些笑意。一会儿家长该出来喊孩子回家吃饭了。</p>

晚饭后,王巧妮去李婶家送晒干的草药。这是前几天王巧妮和李婶说好的,用石斛和黄精和李婶换几尺土布,用来做衣服。</p>

李婶家只有一儿一女,女儿早早就出嫁了。现在家里只剩下老两口和一个十三四岁的儿子。</p>

因此上李婶除了收拾家里,便会进行纺织。李婶的手很巧,织出来的布非常平整。税收的时候,也会用来抵税。要知道官府的差役不是什么什么布都收的。整个村子里能用布匹抵税的只有李婶和村东的孙大娘。</p>

父母还在世的时候,李婶就经常和他们家用布匹换石斛和黄精。说是用来炖鸡,一家人补补身子。</p>

到了王巧妮这里,也是这么换的。当然,不光是换布匹。毕竟她自己也不需要多做衣服。孝期还没过,再加上家里只有一个人,没必要穿的那么光鲜。</p>

平时经常上山采药,穿再好的衣服也是白瞎,有时候一天下来能挂几个口子。</p>

这也是眼看就要出孝了,才准备做两件好衣服,这才和李婶换了布匹。</p>

平时都是用药材和李婶换柴火的,自己要采药,顾不上砍柴。而李婶家,由于李叔是个木匠,家里的木材比较多。</p>

李叔经常和儿子上山伐木,光是树木拦下来的枝枝蔓蔓,他们都烧不完,有时也会卖给有需要的人家。</p>

因此上王巧妮每年都会和李婶换好多的柴火,毕竟冬天是真冷啊。</p>

来到李家,李婶一家子正在院子里唠嗑。见王巧妮过来,拉着她一起唠嗑。这热情劲儿,让她有些不适应。</p>

“听说没?”李婶突然压低声音,“张家小子今天打了头两百斤的野猪,直接扛到镇上去卖了。那野猪可凶了,撞断了两棵小树,还顶伤了老赵家的黄狗。”</p>

王巧妮摇摇头,她对村里的传闻兴趣不大。但李婶显然谈兴正浓:“张家小子一箭射中眼睛,那畜生疼得乱窜,把半亩地的庄稼都糟蹋了。最后还是张家小子追上去,一刀结果了它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