熟悉环境
打开父母的那间房(以后就写储物房,自己住的那间叫卧室),一进门就是一张桌子,是好像是隔壁李叔的手艺。现在只剩下一张凳子了,印象里,自己生活的头一年,因为夏天柴火潮湿,做饭烟太大,王巧妮便从有些摇晃的凳子开始慢慢的都烧火了。</p>
桌子上放着一个陶罐,一个陶碗,是平时王巧妮吃饭的工具,虽然有一口铁锅,但铁锅多金贵啊,平时都不太舍得用,能用陶罐的时候就用陶罐,铁锅只是时不时的烧一锅水,免得经常不用,给放坏了。</p>
往里边看,原先放床的地方,现在放的是几个放药材的架子,这还是李叔帮着用旧床改的呢。以前的柜子里放着几个陶罐,和小袋子,存放的是一些粮食,还有干菜。里边还放着花椒,干姜之类可以用来当调料的药材,用来防虫。</p>
桌子上的陶罐里盛着半罐子粥,用小米和高粱米熬成的,是昨天早上剩下的。本来是打算昨天晚上回来之后喝的,谁料想身体不舒服,直接睡下了。</p>
王巧妮揭开盖子,一股酸馊味扑面而来。要是在现代社会,她怎么着也早把这粥给倒掉了。可是,她皱了皱眉,叹了口气。还是去厨房生起火,把粥热上。</p>
陶罐使用的是一个单独的炉灶,火石打了三次才点着干草,浓烟呛得她眼泪直流,王巧妮想着,有时间我一定要做几个火折子备上。</p>
很快,粥便烧开了,王巧妮想了想,找出一头大蒜,用刀拍扁几瓣,放进滚烫的粥里。拍蒜的时候,还自娱自乐的想,这菜刀的质量还真不错,比某泉的好多了,这科技到底是领先了,还是后退了呢。</p>
发现:加了蒜的隔夜粥</p>
状态:轻微变质</p>
建议:煮沸后食用</p>
营养价值:低</p>
系统的提示让她稍微安心。至少在这个陌生的世界,她不是完全无助的。粥煮开后,她小口的喝着。米香味很浓郁,又有一种熟蒜味,王巧妮安慰自己,平时炒菜的时候,不也经常临出锅的时候放蒜末提味吗。半罐子热粥下肚,总算驱走了满身的疲惫。</p>
喝完粥,王巧妮开始整理今天要带的工具。因为是北方,没有竹子,药篓是用细荆条编的,边缘已经磨得发亮,背带处缠着布条防止勒肩。药锄头磨损严重,刃口有好几个缺口,木柄被手汗浸得油亮。几个粗布袋洗得发白,但针脚细密,应该是原主母亲留下的。用来登山和驱蛇的棍子通体乌黑,顶端包了块铁皮,沉甸甸的很有分量。</p>
她试着挥了挥药锄,手腕一抖,锄头在空中划出漂亮的弧线。这个动作她从未学过,却做得行云流水,仿佛已经重复了千百遍。</p>
墙角架子上药扁上放着的几捆草药,系统立刻给出标注:</p>
柴胡,品质中等,根须完整</p>
最佳采收期:立夏前后</p>
黄精,五年生,适合泡酒</p>
炮制方法:九蒸九晒</p>
防风,需重新晾晒</p>
已受潮,有霉变风险</p>
架子最下层有个小陶罐,里面装着黑乎乎的膏状物。打开后系统显示:</p>
自制金疮药</p>
成分:三七、血竭、香油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