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、拂过岁月的风(1 / 2)

、拂过岁月的风

真不是母校华工不好,怎么说也是985院校,实在是中大更有性价比。</p>

华工是一所纯理工科类院校,中大则是一所综合性大学,其中岭南学院和医学院部分专业的分数线,已经超过清北录取线了。</p>

“中大岭南”甚至号称和“北大光华”一个级别的商学院,mBa培养过很多企业高管,它不仅在华南五省,在香港和国际社会上的认可度也是非常高。</p>

可是紧接着,陈着就想到一个问题:</p>

如果我真的能上中大,换了学校和专业,以后我还要去考公吗?</p>

或者更直接一点,哪怕维持原状继续上华工,还当不当公务员了?</p>

自己当年为什么考公,就是硕士毕业后找了几份工作都不是很满意,在极度迷茫和怀疑的时候,恰好省考报名。</p>

就和所有的毕业生一样,只要找不到好工作,那就去考公试试看吧。</p>

没想到的是,最后居然顺利考上了。</p>

“当时但凡有份月薪1万5的工作,我估计都不去省考了。”</p>

陈着幽幽的想着。</p>

体制内工作,有优势也有弊端,主要看个人的定位和选择。</p>

优势就是:</p>

旱涝保收、有一定的社会认可度、孩子读书或者亲人住院的时候能够找到一些关系······</p>

如果是在五六线小城市,当個公务员其实幸福度蛮高的。</p>

当然弊端也是存在的:</p>

工资不高勉强够生活、加班严重并且没有加班费、许多时候在围墙内确实身不由己、职位越高压力越大······</p>

有时候上级领导无意间的一句话,都要辗转反侧在心里揣摩很多遍。</p>

现在意外重生,未来还要不要去考公?</p>

陈着紧锁眉头,一圈一圈的转着笔,直到圆珠笔不小心“啪”的一声掉落地上,陈着也瞬间下定了决心。</p>

“居然会是我写的?</p>

黄柏涵发现陈着一直盯着语文试卷,脸色阴晴不定,他侧过头来看了两眼,然后拍了拍陈着肩膀安慰道:</p>

“别看过去的卷子了,过两天就是一模,你最近语文复习多跟着我的节奏,我背什么你背什么,至少能帮你突破100分大关。”</p>

黄柏涵数理化成绩虽然不像陈着那么突出,但是他语文和英语也没有那么差,各科之间比较平均,最后也考上了华工,只不过专业没有陈着好。</p>

陈着看了一眼普信的大黄,没有说话。</p>

很快就到了9点半晚自习下课的时间,陈着和黄柏涵都是走读生,两人不仅是同桌,也是吃饭的饭搭子,还是放学回家的路搭子。</p>

陈着依稀记得,如果当年有一个人要请假,居然还得为另外一个人提前找好搭子:</p>

——我今天中午请假,我帮你约好了,你等一下跟XXX去吃饭。</p>

现在想起来,既沙雕又青涩。</p>

此时的放学校园里,月色溶溶,星空点点,高中生们或者推着自行车,或者背着书包,三三两两的走在林荫道上。</p>

他们时而高谈阔论,时而低声窃语,身上散发着蓬勃向上的气息,笑容里都是对未来的期盼。</p>

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少年人,不识天高地厚,放眼处皆自负才高八斗,虽自命风流,倒也坦率真诚,在这样氛围的感染下,陈着都想哼几首流行歌曲了。</p>

其实校园广播站每天这个时候都会放歌,今晚也不例外,很快路边喇叭里就传来周杰伦的《发如雪》:</p>

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</p>

我焚香感动了谁</p>

邀明月让回忆皎洁</p>

爱在月光下完美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