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6章 年终有奖,年终大福利(2 / 2)

街边那些光秃秃的法国梧桐树枝丫,在灰白的天幕背景下,更显得干枯萧瑟,被风刮得呜呜作响,如同诉说着冬日的寒酷与凝重。</p>

学习室也变了样子。</p>

外面墙壁刷了好几遍白灰,半截是学习室还有半截改造成了几个突击队的工作间。</p>

工作间外墙用红油漆粉刷了“自力更生”、“多劳多得”之类的大字,学习室那边则是魏清欢当初的题字:</p>

秋去冬来,囊萤映雪。</p>

春回夏至,折桂蟾宫。</p>

另外横批被描红放大写了出来:</p>

爱党爱国!</p>

学习室条件不错,为了防寒,很多人家门窗缝隙都是用破布条、旧报纸堵着,而学习室的北向窗户钉上了透明塑料布。</p>

钱进进屋。</p>

屋里人头攒动,两百多号人挤在一起。</p>

他们穿着可就时髦多了。</p>

男士风衣、女士风衣一人一件,腿上是喇叭裤,潇洒时髦。</p>

屋子里的炉子呼呼地烧,烟囱一个劲往外冒烟,加上人多热量大,所以不太冷。</p>

总会计徐永红看见他进来急忙点头:“钱总队过来了?”</p>

钱进冲众人招招手:“都来的挺早呀。”</p>

王东坐在一摞纸壳箱上:“发钱发福利,谁不赶早啊?”</p>

</p>

</p>

</p>

</p>

</p>

</p>

</p>

这话引得一阵哄笑。</p>

人多,屋子里难免空气混浊。</p>

这年头不光领导干部和工人公务员,寻常人也喜欢抽烟。</p>

队员们八成是老烟民,他们节俭,抽的是丰收、经济这种劣质烟。</p>

劣质烟草燃烧后的焦辣味是真呛人。</p>

钱进赶紧让开窗换风。</p>

他估摸自己这辈子但凡有问题肯定是呼吸道问题,二手烟问题太严重了。</p>

换了风再关窗,屋里味道就变了。</p>

雪花膏的香气、炒瓜子花生的味道,还有冻猪肉散发出的微微的腥膻气……</p>

全都沉甸甸地混杂在一起。</p>

钱进跟徐永红低声讨论账本问题,徐永红汇报解答,他这边连连点头。</p>

然后所有人的目光都焦灼地投向他们两人,在等待一个重大的仪式。</p>

发钱发福利的仪式!</p>

窗外灰白的天光透过积尘的玻璃窗勉强挤进来,映亮一张张充满期盼、甚至有些紧张的脸。</p>

钱、票和账单核计清楚了,钱进开始讲话:</p>

“不废话啊,咱们都是自己人,你们都了解我,不搞官僚主义作风,咱直入主题先发钱。”</p>

“女同志优先——跟性别无关,主要是因为女同志们:</p>

冻猪肉十斤,凭条提取</p>

麦乳精两罐、海食铁皮饼干桶两桶,需凭条到街道供销社副食品柜台领取。</p>

尼龙袜叁双,女士皮鞋一双。</p>

雪花膏两瓶、洗发膏两瓶、奶香洗脸皂两块……</p>

双喜牌水果硬糖一斤,大白兔奶糖一斤,外国奶糖一斤……</p>

几张小小的纸片,每念一样,人群里的惊叹和骚动就增大一分。</p>

王丽娟手忙脚乱地接过这象征着实实在在物资的宝贵票据,又慌又急地往自己挎着的旧绿帆布包里塞,几次差点抖落出来。</p>

一种巨大的、铺天盖地的喜悦完全笼罩了他。</p>

排在后面的孙红旗捅了捅他前面的龚广,声音激动地发颤:“老龚快看,那纸箱子力是皮鞋啊,咱男队是不是也有一双皮鞋?”</p>

他猜对了。</p>

今年福利品里的重头戏就是这种棉皮鞋。</p>

全是钱进在商城买到的未来货,样式复古,平平无奇,可里面是厚实的棉绒。</p>

这种棉皮鞋在当下是紧俏货。</p>

也是搭配风衣和喇叭裤的绝佳鞋子。</p>

钱进喊下一个名字,队伍缓缓向前移动。</p>

每一次点名叫人,每一次念出或高或低的工资奖金数,每一次报出福利品名目,都像在平静的水塘里投入石子,激起羡慕、惊叹、自豪的涟漪在人群中荡漾开去。</p>

并且投入的石子越来越多,水面涟漪越来越汹涌。</p>

男队的奖金更多,都是二百元起步,这更是引来一片毫不掩饰的咋舌声。</p>

队长则是三百元起步。</p>

朱韬接过那摞比普通队员厚出许多的钱,故作沉稳地塞进内袋,嘴角却克制不住地向上咧开。</p>

那模样落在米刚眼里,他故意喊了一嗓子:“朱队,请客啊!一条‘大前门’跑不脱!”</p>

其他人跟着上来推搡朱韬请客。</p>

朱韬祸水东引:“米队奖金也少不了,他请什么我请什么!”</p>

米刚咬咬牙:“妈的,那还是请一条经济烟吧。”</p>

队员们纷纷骂他不要脸。</p>

终于,最后一张票据发完。</p>

讲台的箱子里空空如也。</p>

屋里反而陷入了某种奇异的、充溢着巨大满足和幸福感的沉默。</p>

队员们摩挲着手里崭新的、沉甸甸的钞票,捏着花花绿绿的福利票——</p>

别看这些纸片小小的,可里面装的是猪肉、点心和崭新的尼龙袜等日常用品。</p>

另外屋子里味道又开始大了起了。</p>

不少男队员得到皮鞋后,利索的脱掉棉鞋开始换上皮鞋。</p>

一百多号大老爷们儿!</p>

里面至少几十双臭脚丫子!</p>

钱进只好又让开窗:“你们干嘛呢?待会还要在这里吃饭呢!”</p>

众人才不在意呢。</p>

穿上钱进根据鞋码买来的皮鞋,小伙子们立马站一起比一比。</p>

他们脸上笑意浓郁,跺跺脚、甩甩腿,觉得自己身上又是风衣又是喇叭裤又是皮鞋,比电影里的杜丘警官差不了多少。</p>

厚实的钞票、丰富的福利品还有这双保暖又漂亮的皮鞋像一道无形的暖流,驱散了队员们满身的寒气,也抚平了过去一年紧张劳动制造的疲惫。</p>

不知哪个姑娘唱起了苏格兰老歌《友谊地久天长》,于是二百多人积压的情绪找到了更响亮的宣泄口,一起唱了起来:</p>

“宁有故人,可以相忘,曾不中心卷藏,宁有故人,可以相忘,曾不镌怀畴曩,我尝与子乘兴翱翔,采菊白云之乡……”</p>

钱进听着歌笑着打拍子。</p>

这首歌算是今年最流行的外国歌曲了。</p>

这是正儿八经的老歌,诞生已经而拜年了,而国人接触到这首歌是通过《魂断蓝桥》,米高梅在1940年出品的电影。</p>

《魂断蓝桥》诞生之初,电影就引进到了民国黄埔滩,风靡一时,几个月后越剧版和沪剧版的“魂断蓝桥”都登台了。</p>

学生们尤其喜欢这部电影,很多人朗诵电影对白来练习口语,慢慢的这首古言译制版就诞生了。</p>

新中国成立后,起初这首歌也在大学里传唱,后来社会乱糟糟的,《魂断蓝桥》这种外国电影自然被禁掉了,这首歌也不许唱了。</p>

可今年开始《魂断蓝桥》小规模的在一些地方上映了,然后《友谊地久天长》这首主题曲在特定的环境、特殊的年代里,再次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——</p>

第一,大学生们来组五湖四海,在大学里结交了新朋友、新友谊,这首歌应景。</p>

第二也是更重要的:</p>

知青开始大规模回城!</p>

他们更是来自五湖四海,如今依依惜别,没有比这首歌更能体会他们的感情和心情。</p>

现场全是知青,全唱起了这首歌曲。</p>

一遍唱完了还不行,他们还要唱第二遍。</p>

钱进见此冲徐卫东挥挥手:“东哥还吆喝什么?亮出家伙什!”</p>

</p>